前幾天去聽了陳修平老師的「短影音變現課說明會」,

對我這個正在做短影音、經營自媒體卻常常卡在流量跟變現的人來說,真的是一場很有料的分享。

這堂課給了我不少方向。

上課前的痛點

我一直有在經營自媒體,也幫公司操作短影音,但成效總是忽高忽低。

影片常常拍了很多,卻很難真正出圈或帶來轉單。

眼看短影音已經成為這個世代最基礎,也最隨手可得的流量紅利,不盡快抓住這波趨勢上車,就等於錯失機會。

但自己摸索總覺得方向很模糊,也不確定該從哪裡下手。

體驗課亮點

這堂體驗課最讓我有感的,是差異化的個人品牌

修平老師提到的要先寫「個人 IP 規劃書」,

從帳號名稱、Hashtag 到口頭禪都要一致,最好還能有點小反差,觀眾才記得住。

這對於要做個人IP來說,真的非常重要。

 

個人 IP 規劃書可以從以下幾個角度去規劃:

  • 帳號名稱
  • 簡介
  • 三個關鍵 Hashtag
  • 導流方式
  • 商業模式
  • 服裝、化妝、道具
  • 口頭禪、Slogan
  • 主題曲

例如這隻由修平老師打造的「來莿桐找Sandy」個人IP,就是一開始就做好定位規劃的最強例子。

關於大家最關心的拍片到底要拍什麼?

是靈感一來就拍,還是有沒有更有系統化的方向能穩定執行與輸出?

修平老師歸納出的 7 大內容主題

曬過程、教知識、熬雞湯、說故事、選立場、賣產品、演劇情

再搭配11 種流量密碼,就能有源源不絕的腳本。

這點完全打破過去,有什麼靈感就拍什麼的想法。

上課後的轉變

聽完課後,我腦中立刻浮現好幾個可以嘗試的拍攝方向,也不再糾結要先講開場白。

以前覺得要寫滿滿的腳本才能開拍,現在知道可以一句一句錄,再靠剪接呈現自然的效果。

更重要的是,7 大內容主題11種流量密碼給了我明確的路線圖。

讓我知道如何依自己的資源選擇策略,短影音不再像一片迷霧。

心得小結

如果你也想經營短影音,卻不知從哪開始,或拍了很久流量還是卡住,真的推薦來聽一次修平短影音變現課說明會

課程不只是給觀念,更是一張可以立刻採用的實戰地圖,讓人少走很多冤枉路,也看見短影音變現的可能。

0
主機服務:金城事務所